——————————————
18个春夏秋冬,我一直在贵州村庄教育的土地上默默耕耘。
2005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神往,我走上了第一个作业岗位,成为一名村庄教师。我勉励要当一名学生喜爱的好教师,但是实际太骨感,迎候我的不只有稚气童真,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职责。课上,总有学生左顾右盼、嬉戏打闹、开小差。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办法不对,是不是讲得太艰深,是不是学生根柢太薄,才导致他们不愿意听或听不进去?
为了探寻其间缘由,我使用课余时间听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经历和办法,还测验将音乐与游戏融入语文讲堂,课程内容许多时分经过诗歌朗诵、古诗新唱、快板、说唱等方法出现出来,学生学得不亦乐乎,有时乃至忘了是语文课。慢慢地,学生上课状况有所改善,教育效果明显提高,师生关系也更接近。
2011年,我跨市调到安顺市黄果树小学任教,成了该校专职音乐教师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校园一至六年级8个班的音乐课都由我担任,我每天抱着电子琴、佩带扩音器在教育楼里络绎,教室里、校园里、操场上经常响起学生美丽悦耳的歌声,音乐课也成了学生最等待的课,他们总是刻不容缓地在教室里喊“音乐、音乐……”直到我走进教室,学生激动地跳起来说“耶”。看着学生等待的目光,我坚决了自己的挑选,当一名学生喜爱的好教师。
2019年头,我来到白水镇把路小学任教。开学第一天,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讲堂学习外,他们根本没有参与过课外活动。为了让学生体会更丰厚的校园生活,我使用课间操、午休和课余时间教育生少先队的常识和礼仪,培育学生的行为习惯,展开丰厚多彩的活动,经过改动环境促进杰出校风的构成,再经过校风影响班风,让班风带动学风。
历经3年,学生总算变得生气勃勃,校园也成立了戏剧社团、鼓号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中华优异传统文化走进了校园、讲堂;我还将劳动课搬到寨子、郊野,带着学生收油菜籽、插禾苗、割稻谷。2020年,学生被约请参与“动态贵州网络春晚联欢晚会——安顺区域宣传片”的拍照,这是学生第一次经过春晚的舞台向全国观众展现自己的风貌。
2021年,我成为把路小学副校长。作为校园管理者,我要面临和处理更多问题:校园小、学生少、经费也缺乏。为此,我多方寻求协助,处理了校园食堂雨棚建立、鼓号队乐器装备、教育设备和多媒体弥补、校园文化晋级改造等问题,并活跃筹集给学生的奖赏金,为贫困家庭和特别家庭学生展开帮扶救助。
本年3月,因作业需求我调到坑边小学任教,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不只教授学生常识,还教育生升国旗、出队旗、跳广播体操……校园每个旮旯都留下了我和孩子们的精彩画面。
一路走来,我从镇中心校园到完小再到教育点,许多人觉得古怪,优异教师都往上走到更大的渠道,我却“各走各路”。可我比谁都清楚,越偏僻、越落后的当地越需求优质教育资源,越需求优异教师的引领、演示和带动。我一个人无法改动村庄教育现状,却能温暖不少村庄孩子。用生命影响生命,做村庄孩子生长的引路人,做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和接班人,足矣。
(作者系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坑边小学,当选2019年村庄优异青年教师培育奖赏方案)
《我国教师报》2023年06月28日第9版
作者:梁定细
在公民教育出版社支持下,教育部教师作业司、我国教师展开基金会联合施行“村庄优异青年教师培育奖赏方案”,5年来奖赏村庄教师1500余名,为展现村庄教师风貌,助力村庄复兴,本报特开设“在村庄教书育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