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记者 黄晓荣 报导
近来,一报考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讨生学位的男人,专业课成果排名榜首仍被刷,原因疑似为思维道德不过关。该名考生本科就读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之前多名网友向校园反映,该生曾在校园宿舍录视频虐杀猫,还参与过一个以虐猫为乐的网络团伙。南京大学在回应中标明,“这些行为都有可能会影响”。
随后,该名考生被发现已进入兰州大学复试调剂名单。而在兰州大学官微下方,很多网友“洗版”“刷屏”留言,期望兰州大学对该生采纳稳重情绪,“不能选用道德恶劣学生”“德智体,德在榜首”。 兰州大学研讨生招生办公室则标明,现在复试还没有完毕,是否选取该考生,他们会进行归纳的考量,并不仅仅“唯成果论”。
南京大学研讨生部分复试成果
因虐猫考研被刷,该名考生好像“不冤”。作为选拔硕士研讨生人才的重要环节和方法,考研复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术才能、归纳本质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考察都要在复试中完结。但从全国来看,考研成果榜首而复试被刷的比方却并不罕见,是“归纳考量”仍是“另有隐情”?海报新闻记者进行了查询整理。
考研成果榜首复试被刷,他不是榜首个
2024年,全国硕士研讨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人,较上一年削减36万人。这也是全国硕士研讨生考试报名人数自2015年来初次下降。一般来说,我国各大高校的研讨生招生考试都由初试和复试两部分组成,考生考试总成果为复试成果与初试成果之和。
以南京大学为例,复试内容包含思维政治本质和道德查核、专业课考试、归纳本质和才能测验(含外国语听力和白话测验等);复试方式包含自行确认的书面考试(包含答题、编撰试验或研讨规划等)和有必要展开的面试(包含归纳面试、外语传闻测验、试验技术查核、心理健康测验等)。复试成果占总成果的权重一般在25%-50%的范围内。
记者整理发现,除了总成果榜首被刷,此前研讨生考试初试榜首但复试被刷的事例,也有许多。2022年,一考生参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讨生考试,初试390分排名榜首,而复试得分较低被刷;2024年,山东某医科大学硕士研讨生考试,一位不肯泄漏名字的考生心内科专业初试榜首,复试时因其暂时改为呼吸内科专业方向,复试成果较低,导致考研失利;另据“北京新祥旭考研”教导组织爆料,北京大学光华办理学院2024年硕士研讨生统考有一位454分初试榜首名的考生,复试被刷。记者多方查询该校相关复试名单,发现该名单在校园官网早已不见踪影……
图源南京大学官网
复试重道德查核是常规,虐杀动物的学生往往被开除
南京大学03月18日发布的《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讨生复试选取作业方法》中说到:“各院系要一直把立德树人作为查验考试招生和培育作业的底子规范,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以德为先,加强考生的思维政治本质与道德查核,内容包含考生的政治情绪、思维体现、道德品质、科学精力、遵纪守法、诚笃守信等方面。各院系须严厉遵从脚踏实地的准则仔细做好思维道德查核作业,关于思维道德查核不合格者不予选取。”
记者整理发现,中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发布的研讨生招生简章中,都说到“思维道德查核不合格者不予选取”一项。
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全国硕士研讨生招生作业办理规则》也明确指出,思维政治本质和道德查核是确保入学重生质量的重要作业环节,招生单位有必要严厉遵从脚踏实地的准则仔细做好查核作业,关于思维道德查核不合格者不予选取。
不只针对招生考试,近年来,高校关于优待动物行为的处置有趋严痕迹。2023年,河南南阳理工学院一学生由于虐猫被直接开除;2020年,山东理工大学也有一位学生由于虐猫被退学。2019年,成都理工大学开除一名虐杀流浪狗的研讨生……
曩昔,针对优待动物这种道德问题,高校给出的比较常见的处置是记过、正告等,现在则为不予选取、开除等处理。
图源微博
品质、体魄、资历,任何一关都存在“一票否决”
思维道德不过关而不予选取,高校此举无可厚非。除此之外,复试分数、体检成果、资历检查、学历校验等也是影响选取成果的重要因素。
据了解,2023年4月13日,海南医学院研讨生院官网发布公告:《吊销一名调剂考生拟选取资历的公示》,吊销原由于体检不合格。4月4日,该校发布的《海南医学院2023年硕士研讨生招生考试关于递补拟选取榜首自愿一位考生的公示》中标明一位考生因资历检查不合格,被吊销了拟选取资历。
图源上海师范大学官网
别的,由于违规被吊销选取资历的状况也不在少数。此前,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都由于考生在复试过程中“泄题”,终究吊销几十位考生的拟选取。而在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在拟选取之后快2个月的当年5月底,对30多名考生吊销选取资历,这些学生乃至都办理了调档等手续了,相同也是由于有人告发复试泄题。
有些高校招生竟看“身世”,被指“轻视双非”
跟着“考研热”的继续升温,每逢考研选取完毕后,都会有不少学子揭露吐槽考研院校“轻视双非”、成心压分。尽管不少人初试分数高,但仍然 “无学可上”,这些校园也因而被列为了“考研黑名单”。
在采访中,不少学子说到,某些闻名大学轻视一自愿考生本科身世,为了接纳985、211优异调剂生源,成心紧缩一自愿考生名额。还有某大学在官网上发布吊销“一自愿优先”的选取准则,不再维护一自愿考生。
据报导,在本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提交了关于实在破除研讨生招生工作过程中唯校园“身世论”的主张。潘复生院士指出,近年来,在研讨生招生和工作过程中又呈现了唯校园“身世论”的现象,着重有必要是985、211、双一流或许大学排名多少位,乃至只认“榜首学历”身世。这种现象损害很大,亟待破除。
与“轻视双非”相对应,许多非“双一流”高校却乐于发布“逆向考研”数据。比方,2021年末,据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发布的2022年考研生源信息显现,不少来自郑州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本科生考入该校;广州大学发布选取的2022年研讨生重生中,也呈现了一批985、211高校毕业生,包含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闻名高校的毕业生……